YG1
2020年12月17日,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在西南政法大学开讲,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结合多年来参与司法改革实践和顶层设计的亲身经历,向在校师生系统介绍了政法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丰硕成果,详细讲解了司法改革为什么改、改了什么、怎么改等重大问题。这是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自2019年创办以来,首次在京外高校举办。讲座由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持。
景汉朝首先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远景目标。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YG1,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司法改革有什么规律可循,又要达到什么目标?景汉朝指出,从改革内容看,我国的司法改革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历程,从计划经济时代交易少、纠纷少、案件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纠纷案件不断增多,司法体制改革也呈现出“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庭审方式改革——审判方式改革——诉讼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这一轨迹与逻辑,是对司法改革规律性认识的生动阐释,完全体现了问题导向,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司法改革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司法的风气。
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景汉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司法责任制改革作为“牛鼻子”,以此为主线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行司法责任制,首先是把办案能力过硬的人员选拔到法官、检察官岗位上,把司法工作人员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政工党务等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对法官、检察官实行员额制,推动法官检察官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其次是按照权、责、利一致的原则,赋予法官检察官办案权力,并对自己办的案件负责,既明确法官、检察官的办案职权,又明确责任,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以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再次是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实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并与单独职务序列配套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权、责、利相统一。第四是因地制宜推进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保障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景汉朝强调,向法官检察官放权,不能“一放了之”,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完善制约监督机制。建立防止权力干预司法的制度,有力震慑了领导干部“打招呼”、“批条子”YG1,以及当事人“找门路”“拉关系”。当庭宣判挤压了关系案、人情案的存在空间。以庭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平台为代表的一系列司法公开和信息化改革,生动诠释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的道理。中国的全球营商便利度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大幅提升,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评价民商事司法制度与法院工作质效的法院竞争力排名第5、其中“司法程序质量”排名第1,美国权威民调机构公布的2019年全球法律和秩序指数排名,我国排第3。这些成绩不时引起在场同学们的热议。
经过多年的推进,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改革之路,有哪些原则必须坚持?又有哪些启示?景汉朝指出,我国司法改革的历程充分说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无论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定舵把向、宏观设计,还是微观突破、落实落地YG1,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不可能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我们这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单一制大国,盗窃罪的入罪标准,是适用同一标准还是区别对待更加公正?”“熟人社会、模糊文化、厌讼传统等,对司法和司法体制改革又有着什么影响?”景汉朝一连串的透彻分析YG1,让师生们连连称赞。
网友评论更多
1546迷糊糊
YG1
据了解,这些出口香港的MiC房屋主要用于香港坪輋过渡性房屋项目建设。“这批MiC房屋模块采用集结构、保温、水电、防火、室内装修于一体的集成预制,将约90%的现场工序移至肇庆工厂进行,运往香港工地现场后,工人只需对房屋模块进行简单吊装连接便可完成全部建设。”广东铝遊家科技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冼金生介绍,边检民警经常加班加点,保障MiC房屋模块出口快速通关,保障了项目建设进度。
2023/12/08 推荐
507188****5939
YG1
中新网嘉兴12月6日电(王潇婧)“深入推进清廉民企建设,事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事关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高素质成长。要进一步涵养清廉生态,把清廉民企优势转化为全面促进‘两个健康’的胜势,助力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12月4日至5日,浙江省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浙江平湖召开。
“企业在清廉民企的创建过程中,不断凝聚发展向心力,增强了综合竞争力。”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公司坚持把清廉企业建设与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等重点任务融合推进、一体落实,细化明确涵盖党建引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财务管理、诚信守法、廉洁文化六个方面43项具体举措,形成“监企共建”工作格局。
浙江省公安厅依法严厉打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合同诈骗等5类侵企重点犯罪案件,截至10月底已立涉企5类重点案件1474起,为企业追赃挽损13余亿元;注重招投标领域、知识产权、电商平台等涉企腐败重点领域深度打击工作,着力开展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问题源头打击治理工作,积极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清廉民企建设工作。(完)
2023/12/08 不推荐
180152****8789
YG1
赵英民强调,近年来,中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中国的实践表明减污降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有效举措。中国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践和探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模式,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中国将继续深化减污降碳实践探索,并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加强交流、团结合作,共同推动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的政策与行动,携手为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蓝色经济”模式创始人和零排放研究创新基金会的发起人、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冈特·鲍利(Gunter Pauli),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创始主席迈克尔·沃什(Michael Walsh),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蒋宏奇YG1,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尤武卫,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广彬发表了主旨演讲。
田成川在主旨发言时说,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宣教中心承担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课题研究,对城市、行业及企业层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典型案例和示范技术开展了研究和能力建设,提出强化目标协同、突出创新引领、坚持低碳清洁、鼓励先试先行、注重成本有效等原则,并对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行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具体工作提出了建议。
2023/12/08 推荐
29白垩
YG1
10年来,宣传主题从“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浙江”到“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从一周到一月,从部门到地方,从单一到多维,浙江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深入推进宪法学习宣传阵地建设,突出宣传重点对象,创新宣传方式,让宪法精神在浙江大地上绽放,推动干部群众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说教式的普法群众不喜欢,就打造宪法主题文化场所,让群众融入式学法。全省共有包括“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内的8家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建成宪法主题公园和场馆400多个,覆盖城市乡村YG1,让群众学法有了“新课堂”。这几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宣教部部长夏文玲忙得脚不沾地。据她介绍,本月陈列馆安排了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宪法日书法笔会活动等10个现场活动。“12月,是最忙碌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看到大家都来了解宪法、学习宪法,我就感觉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夏文玲说。
为进一步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浙江牢牢抓住关键少数这一“牛鼻子”,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将领导干部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情况列入年度考核述职内容。据悉,杭州市富阳区于2021年首创“村级述法”制度并在全区推广实行,至今,该制度已实现“述-问-评-改-用-建”全链条闭环,有力推动了法治建设责任人职责向“最后一公里”延伸,让法治之光照进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今年,富阳区这一做法成功入选“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
11月28日上午,原告诉建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未履行查处违法占地法定职责案件开庭,该局局长黄炜出庭应诉,市人大常委会、宣传部等相关负责人带头参加庭审旁听。在浙江,“告官能见官、出庭又出声”的场景已不鲜见。很多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堂深刻的法治课,坐上被告席、与当事人对簿公堂,内心提醒自己要时时处处敬畏法律、遵纪守法。
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是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浙江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改革国家试点,加强高频涉法风险合规工作,提供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的法治增值服务,在全国率先探索了政府依法行政、企业合规经营、群众诚信守法的营商环境法治化路子。截至今年11月,全省已申报首批省级合规指引项目64个,指导发布省级指引15件、地方指引55件、行政指导清单150余个。
~2023/12/08 不推荐
22seika菓子
YG1
据介绍,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位于山东荣成。清华大学是技术研发主体,负责研发、总体技术方案及核岛主系统主设备的设计,中国华能集团作为示范工程建设营运主体,中国核工业集团作为示范工程建设实施主体及燃料元件生产单位。项目联合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等制造企业,实现了研究、设计与加工制造的深度融合。示范工程中核岛设备15000余台套,首台套设备超过2200台,世界首创型设备超过660台。配套建设了目前世界最大规模年产30万个燃料球的燃料元件生产线,以及10MW大型氦气工程试验回路等一系列试验设施。
上世纪80年代,以王大中院士为带头人的清华大学核研院团队将研究目标聚焦在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学术理念上。2000年,王大中、吴宗鑫带领团队建成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在此基础上,2006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清华大学成为唯一牵头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高等学校,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张作义被任命为总设计师。2021年,作为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王大中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12月,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至今在调试过程中已累计发电3.5亿度。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在国际上被称为第四代核能系统,也被称为小型模块堆。清华大学研发并实现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技术可以提供300℃-500℃高参数工业蒸汽,实现热电联产。该技术采用标准化模块的概念,每个模块功率约10万千瓦。多个模块并联,可以形成2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在我国的工业蒸汽应用市场上已经具备商业竞争力。中国核工业集团将高温气冷堆核能系统列入旗舰型产品序列。清华大学将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华能集团等有关产业集团加强合作,实现高温气冷堆的标准化系列化,成为助力我国及世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创新型产业。(完)
2023/12/08 推荐